PUA到底有多恐怖?
尚法 勤勉 精專 共贏
一個前程似錦的北大女孩包麗,在今年的10月份服藥自殺,而自殺的原因,懷疑是男友嫌棄她不是處女。她的男友叫牟林翰,是北京大學2015級本科生,曾是北大學生會第三十四屆執(zhí)委會副主席。
原本警方將該案當作自殺案件,但當包麗的母親從警察那拿回手機,翻看女兒與男友的聊天記錄,才覺得事情沒有那么簡單,認為女兒是被男友逼死的。

褚嘉文 律師
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
劉航 實習律師
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
包麗的朋友專門為包麗寫了一篇推文,并將兩人的聊天記錄都po了出來,兩人之間的對話,大家都說,這就是妥妥的PUA?。?/p>




從那些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到,包麗將男友備注為“主人”,而牟林翰叫包麗為“媽媽”,兩個人之間的語氣,包麗極為卑微,而牟林翰可以任意辱罵包麗,包麗覺得自己是個垃圾,毫無價值。
因為這件事,大家才逐漸了解什么是PUA。
PUA是Pick-up Artist的簡稱,直接翻譯成中文是搭訕藝術家,起初的PUA是比較正面的,是為了幫助內向的男生擺脫狹窄的人際關系,通過自我完善來吸引異性。可現(xiàn)在的“PUA”,是渣男的代名詞,甚至比渣男更難堪。其實PUA是經過專門的系統(tǒng)訓練,跟普通的聊天是不一樣的,套路大致上是先主動搭訕,然后再吸引女生的注意力,確立關系,在一起之后就會打擊女生的三觀、自信心,慢慢地女生就開始否認自己,覺得自己沒用,從而在精神上被掌控。
孔唯唯是國內系統(tǒng)研究不良PUA的研究者,她說見過這樣的案例,被PUA的女生花了五年的時間也走不出來,因為已經瘋了,精神分裂了。
現(xiàn)在的PUA已經變了味,被人為添加了扭曲的價值觀,變成了一種控制情感的邪術,還被一些人利用當作賺錢的工具。
早前澎湃新聞就暗訪了一些PUA培訓機構,而這些培訓機構并不是教男生們如何提高自己從而吸引到女孩子,而是以一些旁門左道的方式去欺騙,首先是買假名牌,幾千塊錢的衣服鞋子在他們那買僅需幾百塊,再就是發(fā)朋友圈,炫富,有一個學員說有一個女生見到他的第一眼就淪陷了,就是因為他這一身打扮。
之后所謂的“PUA導師”再帶他們去酒吧蹦迪,目標只是為了“睡幾個”,整個培訓過程都是以“睡”為目的,宣揚教唆“約炮”、“TD(推到)”,挑戰(zhàn)著大眾的道德底線。如果只是想脫單,單靠前面這樣是不夠的,因為沒多久就會被揭穿,所以需要進一步情感操控,最后就類似包麗這樣的情況。

而想要成為這樣的“導師”,更是需要先過“百人斬”,也就是要先睡一百人!這哪里算是戀愛技巧的傳授?
回到包麗與牟林翰的這個事件中
牟林翰要為包麗的死承擔什么法律責任嗎?
如果只從聊天記錄這樣看,很難。首先包麗是自己選擇輕生的,并不是牟林翰實施殺害行為,也沒有證據顯示是牟林翰逼迫包麗自殺,雖然從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到牟林翰要求包麗先懷孕再墮胎,拍攝裸照懲罰包麗想要分手,但無法證明這些行為是導致包麗死亡的原因,而且包麗已經是個成年人,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,有自控能力,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而其他被PUA的女生,像上面所說的,通過虛構“富豪”的形象以此欺騙女生發(fā)生性關系,到最后發(fā)現(xiàn)對方只不過是一個“窮屌絲”,那也拿人家沒辦法,更不能告人家強奸,因為這種情況不算法律上的“違背婦女意愿”,對“與對方發(fā)生關系”這件事沒有什么誤區(qū),所以,只能自己承擔這個后果。
包麗與牟林翰這個事件目前警方還在調查中,具體結論還是以官方為準。但還是奉勸各位女生,戀愛也不能盲目,要帶眼識人,不要為了一時的虛榮心而掉入陷阱,在面對對方一直貶損時,不要輕易否認自己,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價值所在,在一個真正愛你的人眼里,你不會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。
推薦閱讀